今年我国将有1222万大学生毕业,这一数字再次刷新历史记录。随之而来的是失业率的上升,例如去年七八月份,16-24岁年龄段的失业率一度攀升至18.8%。尽管当前的经济环境不佳是客观因素之一,但回溯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其15-24岁失业率最高也未超过14%,可见,如今的就业趋势已然发生重大变化,而许多人对此却浑然不觉,被时代浪潮抛下。
当下,1335万高考生正面临志愿填报的关键抉择。我期望将洞察到的就业趋势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身边有子女即将就业或填报志愿的家长,让他们尽早了解趋势,做好充分准备。
机遇往往源自时代的变量。变化会打破原有的优势格局,为我们提供与领先者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在互联网革命时期,小镇的“做题家”通过考入名牌大学进入互联网大厂,带领全家迁入一线城市,实现了阶层跃迁,这便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如今,时代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用三句话概括:
其一,中美博弈使国产替代成为刚需。当下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崛起,近年来对我国实施科技封锁,在关键领域进行禁运。我们当然不会屈服,而是全力推进国产替代。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动手以来,2019年6月科创板开通,借助资本市场助力优秀科技企业融资;2020年11月提出实施“揭榜挂帅”机制,鼓励民企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坚;2021年3月,国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置于开篇前两位。全社会科研经费支出从2017年的1.76万亿增长至2024年的3.61万亿。如今,许多曾被“卡脖子”的关键领域已取得突破,且大多属于先进制造业,这些领域都需要高技术蓝领工人操作。未来的人才大致分为三类:顶尖人才,投身国家关键领域攻坚或基础研究,国家在39所高校实施“强基计划”,旨在培养此类人才;企业所需的先进制造业蓝领工人,国家将许多大专升格为职业本科,如广东的深职院、广轻工等,以满足企业对优秀蓝领人才的需求;其他人才,从事门槛较低、高中毕业即可上手的工作,如销售、文员等岗位。在这三类人才中,显然第一类最吃香,其次是第二类,第三类相对较弱,许多文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第三类,因此,部分大学已开始缩招文科。
普通人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呢?首先,避开纯文科专业,除非孩子热爱且擅长文学,因为热爱能超越一切战术细节。其次,若无法考入985/211高校,职业大学或许更利于就业。再次,报考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专业,可查阅政府工作报告或地方发展规划,如想让孩子去深圳,就多关注深圳发展规划,也可参考国家公布的八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
其二,AI革命将淘汰大量重复性高的工作。据麦肯锡研究,我国约有2亿人的工作受AI冲击,主要涉及客服、销售、行政、程序员等岗位。然而,AI革命也会催生新职业,如《纽约时报》提及的AI审计、AI翻译员、事实核查员等,大家可截图保存,深入研究。
其三,原子化的社会导致情感需求暴涨,情绪消费、宠物消费是未来大趋势,因此,主打陪伴的职业,如宠物医生、宠物驯导、宠物美容师等,在未来就业前景较好,且不易被AI取代。
如果你已经毕业,无法重新报考专业,也无需担忧,诸如无人机飞手、新能源车维修等就业风口,这些职业大多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手,无论是刚毕业还是35岁之后面临转型,都可考虑。
晟红网-股票配资交易网-炒股配资网址-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