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给钱我就去借高利贷,到时候债主找上门来,看你们怎么办!"
35岁的李强冲着父母大吼,一旁的妹妹李娟也跟着威胁:"对啊,大不了我们就死给你们看!"
听到这话,72岁的王建国和68岁的张秀兰彻底心寒了。
现在的年轻人啃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啃老啃到用死威胁父母的地步,这就让人瞠目结舌了。
这对双胞胎兄妹从15岁开始就没工作过一天,整整啃老20年,把两个老人的心都啃碎了。
有些子女总觉得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父母的房子就是自己的家,却从来不想过父母也会绝望,也会崩溃。
当父母的耐心被消磨殆尽,当无私的爱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他们终于做出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收拾行李,离家出走!
可是15年后,当两位老人重新踏进家门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彻底愣在了原地...
王建国和张秀兰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在1987年有了这对双胞胎。
那时候独生子女政策刚实行不久,能生一对双胞胎简直就是天大的幸福。
邻居们羡慕得不得了,都说王家祖坟冒青烟了。
李强比妹妹李娟早出生十分钟,从第一声啼哭开始,这对兄妹就成了全家的宝贝疙瘩。
王建国在纺织厂上班,张秀兰在百货商店当售货员,
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不算多,但他们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却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
三岁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着自己吃饭,李强和李娟还要大人喂。
张秀兰每次都是左手抱着李娟,右手喂李强,累得腰酸背痛也舍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
"孩子还小呢,大了就会了。"这是张秀兰的口头禅。
王建国虽然心里觉得不对劲,但看着老婆那么疼孩子,也就没说什么。
更何况,看着一双儿女白白胖胖、衣着光鲜,他心里也挺得意的。
五岁那年,幼儿园老师找到王建国和张秀兰:"你们家孩子什么都不会干,连鞋带都不会系,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老师的话让王建国有些不好意思,他回家就想教孩子们自己穿衣服。
可是李强一听要自己穿衣服,立马就哭了:"我不会,我要妈妈给我穿!"李娟也跟着哭闹:"我也要妈妈穿!"
张秀兰一看孩子哭了,马上就心软了:"算了算了,妈妈给你们穿,别哭了。"
她一边给孩子穿衣服,一边对王建国说:"孩子还小,慢慢来嘛。"
就这样,一句"孩子还小",让这对双胞胎在溺爱中长大。
七岁上小学,别的孩子都会自己洗脸刷牙,他们还要大人帮忙。
十岁的时候,同龄孩子都会做简单的家务,他们连自己的床都不会铺。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强十二岁那年的一件事。
那天放学回家,李强说:"妈,我想要一双新球鞋,就是电视上广告的那种。"
"多少钱啊?"张秀兰问。
"四百块。"李强理所当然地说。
四百块!在1999年,王建国一个月的工资才六百块钱。张秀兰倒吸了一口凉气,但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她还是点了点头:"行,妈妈给你买。"
为了给儿子买这双鞋,张秀兰连续一个月都舍不得买肉,天天吃白菜豆腐。王建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也没说什么。在他们的观念里,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可是李强穿了这双鞋没几天,就不稀罕了。他又看上了同学的游戏机,回家就吵着要买。
这次要六百块钱,相当于王建国一个月的工资。
"这个太贵了,咱家买不起。"王建国终于忍不住了。
"为什么买不起?"李强瞪着眼睛问,"王小明家就有,他爸爸也是工人啊。"
"每家的情况不一样。"王建国试图解释。
李强一听不给买,立马就急了:"我不管,我就要!你们不给我买,我就不上学了!"
十二岁的孩子竟然用不上学来威胁父母,这让王建国和张秀兰都傻了眼。最后,还是张秀兰妥协了。她偷偷把自己攒了半年的私房钱拿出来,给儿子买了游戏机。
从那以后,李强和李娟就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他们哭闹,只要他们威胁,父母就会妥协。于是,他们的要求越来越过分,父母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15岁那年,李强和李娟初中毕业了。成绩不好,考不上重点高中,只能上职业高中或者技校。可是兄妹俩都不愿意去。
"那些学校都是差学生去的,我们才不去呢。"李娟嫌弃地说。
"反正我们也不想读书了,在家挺好的。"李强更是直接。
王建国急了:"不读书怎么行?没有文化将来怎么找工作?"
"找什么工作啊?"李强理所当然地说,"有爸妈养着呢,为什么要工作?"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王建国彻底清醒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和老婆的溺爱,已经把孩子们养成了什么样子。可是,十五年的溺爱已经深入骨髓,想要改变,哪有那么容易?
王建国开始尝试改变。他联系了一家电子厂,想让李强去学点技术。"
爸给你联系了一个地方,你去学学技术,以后也好有个手艺。"王建国满怀希望地对儿子说。
"我不去。"李强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拒绝了。
"为什么不去?学点技术对你有好处。"王建国耐心地劝说。
"太累了,我受不了。"李强说着又躺回了床上。
王建国还想再劝,李强突然发起脾气来:"我说了不去就是不去!你再逼我,我就离家出走!"
看着儿子这样的态度,王建国心里五味杂陈。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父亲对他的严厉,那时候他还觉得父亲太凶,现在才明白,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
李娟也是一样,王建国托关系给她找了个服装店的工作,让她去学学做生意。可是李娟去了一天就回来了:"那个老板太凶了,动不动就骂人,我才不受那个气呢。"
"做生意就是这样,刚开始肯定要受点委屈。"王建国试图开导女儿。
"我又不缺钱花,为什么要受委屈?"李娟撇着嘴说,"反正你们会养我的。"
听到这话,王建国的心一下子凉了。
他终于明白,这对兄妹已经把父母的给予当成了理所当然,把啃老当成了天经地义。
时间一年年过去,李强和李娟越来越过分。他们不仅不工作,还把家里当成了自己的王国。
每天睡到自然醒,起床就要父母准备好饭菜。
吃完饭,李强就打游戏,李娟就看电视剧,或者出去和朋友逛街购物。
王建国看着一天天老去的老婆,心里很不是滋味。张秀兰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给一家人做早饭,然后去上班。
下班回来还要做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而兄妹俩呢?一天到晚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干。
更让王建国生气的是,兄妹俩不仅不感激父母的付出,还经常嫌弃父母做得不够好。
有一次,张秀兰感冒了,做饭的时候盐放多了一点,李娟吃了一口就皱眉头:"妈,你怎么做饭的?这么咸,没法吃!"
张秀兰赶紧道歉:"对不起,妈妈感冒了,味觉有点不准。我重新给你做一份。"
"算了算了,我不吃了,我要出去吃。"李娟说着就伸手要钱。
那一刻,王建国真的很想发火,但看着老婆疲惫的神情,他还是忍住了。
他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和老婆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邻居家的王大妈看不下去了,有一次私下里对王建国说:"建国啊,你们这样下去不行啊。孩子都二十多岁了,还这样啃老,将来你们老了怎么办?"
王建国苦笑着摇摇头:"我也知道不对,可是已经这样了,能怎么办呢?"
"你们就是太惯着他们了。"王大妈叹了口气,"我们家那小子十八岁就出去打工了,虽然辛苦点,但起码是个男子汉。你看你们家这俩孩子,都快三十岁了,还跟个孩子似的。"
王大妈的话让王建国很受刺激。是啊,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自己家的孩子却还在啃老。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王建国决定采取强硬措施。他把家里的现金都收了起来,银行卡也藏在了安全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当李强伸手要钱的时候,王建国坚定地说:
"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给你们钱了。你们都是成年人了,应该自己养活自己。"
李强愣了一下,以为父亲在开玩笑:"爸,你别闹了,我要买东西呢。"
"我没有闹,我是认真的。"王建国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
李强这才意识到父亲是真的,立马就急了:"你这是干什么?我们是你的孩子,你有义务养我们!"
"我有义务养你们到十八岁,现在你们都三十岁了,我没有义务再养你们了。"王建国说得很坚决。
李娟也跑过来哭闹:"爸,你怎么能这样?我们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你不给钱我们怎么生活?"
"那你们就去找工作。"王建国不为所动。
兄妹俩见软的不行,就开始来硬的。李强直接把客厅里的茶几掀翻了:
"你不给钱是吧?那我就砸家里的东西!"
李娟也跟着闹:"对,我们就在这里闹,看你给不给!"
面对孩子们的威胁,王建国虽然心疼,但还是咬牙坚持着。
可是张秀兰受不了了,她看着家里一片狼藉,看着一双儿女哭闹的样子,心都碎了。
"建国,你看孩子们都成什么样了?要不然还是给他们点钱吧。"张秀兰心软了。
"不行!"王建国第一次对老婆发火了,"你看看他们现在的样子,像话吗?都三十岁的人了,还这样撒泼打滚,我们不能再惯着他们了!"
看到父亲这样坚决,兄妹俩知道这次是来真的了。他们开始威胁父母:
"你们不给钱,我们就去借高利贷!到时候债主找上门来,看你们怎么办!"
"我们还可以去信用卡套现,反正你们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出了事你们也跑不了!"
"大不了我们就死给你们看,反正活着也没意思!"
听到这些话,王建国和张秀兰彻底绝望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哪里是他们的孩子,分明就是两个魔鬼!
王建国的哥哥王建军听说了这件事,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劝说兄妹俩:"强强、娟娟,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爸妈呢?他们养你们这么大,容易吗?"
"关你什么事啊?"李强冷冷地看着大伯,"我们家的事不用你管。"
"你们这样下去,会把爸妈气死的!"王建军气得脸都红了。
"那是他们的事,谁让他们不给我们钱的。"李娟在一旁添油加醋。
王建军看着兄妹俩这样的态度,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拉着王建国到一边说:"建国,你们真的把孩子惯坏了。现在这样下去不行,你们得想想办法。"
"我能有什么办法?"王建国苦笑着说,"我现在是骑虎难下啊。"
亲戚朋友们都来劝过,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动李强和李娟。甚至有人建议王建国报警,说这是家庭暴力。可是王建国怎么忍心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局子里呢?
就在王建国走投无路的时候,小区里发生了一件事,给了他很大的触动。隔壁楼有个老太太,儿子也是个啃老族,三十多岁了还在家里游手好闲。有一天,老太太突然心脏病发作,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说需要马上做手术,要五万块钱。
可是她儿子听说要这么多钱,竟然说:"五万块钱太多了,不如让我妈安乐死算了。"
这话传到了王建国耳朵里,让他震惊不已。他突然想到,如果有一天自己和老婆生病了,李强和李娟会怎么对待他们呢?
想到这里,王建国浑身发冷。他终于明白,再这样下去,不仅毁了孩子,也毁了自己和老婆的后半生。
这一年的春节特别冷清。别人家都是儿女回家团聚,其乐融融。
可是王建国家里,李强和李娟因为父母不给钱,整个春节都板着脸,连一句祝福的话都没有。
年三十的晚上,张秀兰包了饺子,叫兄妹俩吃饭。李强看了一眼饺子,皱着眉头说:"怎么又是白菜馅的?我想吃韭菜鸡蛋的。"
"家里没有韭菜了,明天妈妈去买。"张秀兰赔着笑脸说。
"没有韭菜为什么不去买?"李娟也跟着抱怨,"你们就是不想给我们做好吃的。"
"外面商店都关门了,明天再买吧。"张秀兰解释着。
"那我们不吃了,我们出去吃。"李强说着就要钱。
"今天是年三十,外面的饭店也都关门了。"王建国说。
"那我们就饿着,反正你们也不关心我们。"李娟赌气地说。
看着一桌子热腾腾的饺子,看着一双儿女冷漠的脸,王建国和张秀兰相视而泣。这还是他们曾经温暖的家吗?这还是他们曾经疼爱的孩子吗?
那天夜里,王建国和张秀兰躺在床上谁都睡不着。两个老人默默地流着眼泪,心里想着同一个问题: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终于,在一个雨夜,王建国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那天,李强又因为要钱的事情和父母大吵了一架,甚至动手推了张秀兰一把。
看着老婆摔倒在地上,王建国心中的最后一根弦彻底断了。
"够了!"王建国大吼一声,"我们走!"
张秀兰从地上爬起来,眼中闪过一丝解脱的光芒。她知道,丈夫终于下定决心了。
第二天一早,趁兄妹俩还在睡觉,王建国和张秀兰悄悄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
他们在桌子上留了一张纸条,然后相扶着走出了这个曾经温暖、如今却让他们心寒的家。
邻居们看到两个老人拖着行李箱走出小区,都觉得很奇怪,但没有人想到,这一走,就是整整十五年。
这天是清明节,小区里格外安静。李强结束了一天的保安工作,疲惫地往家走。
李娟也刚从超市下班回来,手里还提着一袋给父母买的水果。
"哥,你说爸妈今天会回来吗?"李娟看着手中的水果,眼中满含期待。
"应该会的吧,毕竟今天是清明节。"李强也不确定,但心里还是抱着希望。
兄妹俩推开家门,屋子里依然空空荡荡。
他们坐在沙发上,默默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
李强猛地站起来,透过猫眼往外看,顿时愣住了....
门外站着两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正是他朝思暮想的父母!
"爸!妈!"李强几乎是冲向门口,颤抖着手打开了房门。
王建国和张秀兰站在门外,看着眼前这个皮肤晒得黝黑、穿着保安制服的男人,一时间竟认不出来这就是他们曾经娇生惯养的儿子。
"强强?这真的是你吗?"张秀兰伸出颤抖的手,轻抚着儿子的脸颊。
十五年过去了,李强的脸上多了岁月的痕迹,眼中也没有了当年的任性和冷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悔恨和思念。
"妈,是我,是我。"李强跪在父母面前,眼泪如雨下,"这些年你们去哪儿了?我和娟娟找了你们好久好久。"
这时,李娟也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母亲:"妈,我好想你!"她穿着超市的工作服,手上还有长期工作留下的茧子,整个人看起来比十五年前成熟了太多太多。
王建国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一双儿女,心情五味杂陈。眼前的李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游手好闲的啃老族,而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李娟也不再是那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而是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女人。
"你们...你们都在工作吗?"王建国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爸,我是小区的保安,已经干了十五年了。"李强哽咽着说,"我现在是小区里最负责任的保安,居民们都信任我。"
"我在超市当收银员,也十年了。"李娟也边哭边说,"爸,妈,我们知道错了,我们真的知道错了。"
看着一双儿女痛哭流涕的样子,张秀兰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她想起了十五年前离家的那个晚上,想起了这些年来对孩子们的思念,想起了无数次想要回家却又不敢回家的纠结心情。
"这些年,你们是怎么过来的?"王建国关切地问道。
李强擦了擦眼泪,开始讲述这十五年来的经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你们只是生气了,过几天就会回来的。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你们始终没有回来。家里没有钱了,我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那时候我们才意识到,没有了你们,我们什么都不是。"李娟接着说,"我们饿了好几天,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才出去找工作。"
李强的声音有些颤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真的很不适应。当保安要站一整天,要巡逻,要处理各种事情,我的腿都肿了。但是不工作就没饭吃,我只能咬牙坚持。"
"我也是一样,"李娟说,"当收银员要一直站着,手要一直扫码,腰酸背痛是常事。刚开始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会哭,想你们,也后悔自己当年的不懂事。"
王建国听着,心中既心疼又欣慰。心疼的是孩子们吃了这么多苦,欣慰的是他们终于长大了,终于懂事了。
"这些年来,我们无数次想要找你们,但是一点线索都没有。"李强说,"我们去过派出所,也托人打听过,但就是找不到你们的下落。"
"每年过年的时候,看着别人家里热热闹闹,而我们只能两个人面对空荡荡的房子,那种孤独和后悔真的让人崩溃。"李娟的眼泪又流了下来,"我们多想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多想告诉你们我们已经改变了。"
张秀兰听着女儿的话,心如刀割。她想起了这些年来自己对孩子们的思念,想起了无数次想要回家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但又担心他们还是老样子,担心自己会心软,最终还是忍住了。
"你们现在过得好吗?"王建国问道。
"我们过得挺好的,"李强说,"我在小区里很受尊敬,居民们都叫我'李师傅'。我学会了修水电,学会了处理各种问题,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找我帮忙。"
"我在超市的表现也很好,经理很欣赏我,还给我涨了好几次工资。"李娟说,"我们攒了一些钱,本来想等找到你们的时候,给你们一个惊喜的。"
说着,李娟跑到房间里,拿出了一个存折:"妈,这是我们这些年攒的钱,虽然不多,但这是我们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
王建国接过存折,看到上面的数字,眼泪再也止不住了。虽然不算多,但这代表着孩子们这些年的辛苦和改变。
"我们还给你们买了房子,"李强说,"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区,环境很好,也很安静,适合你们养老。房产证上写的是你们的名字。"
听到这话,王建国和张秀兰都震惊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自立,还想着要孝敬父母。
"你们...你们真的长大了。"王建国哽咽着说。
那天晚上,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吃了十五年来的第一顿团圆饭。饭桌上,李强和李娟详细地向父母讲述了这些年的经历,讲述了他们是如何从啃老族变成自食其力的人,讲述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愧疚。
"爸,妈,这些年我们想了很多,"李强认真地说,"我们终于明白了,你们当年为什么要离开。如果你们不走,我们永远不会长大,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虽然这十五年很苦,但也很值得,"李娟说,"因为我们终于成为了真正的大人,终于可以照顾你们了。"
王建国和张秀兰相视而笑,眼中既有欣慰,也有心疼。他们知道,这一次的离别是值得的。虽然痛苦了十五年,但他们的孩子终于长大了,终于懂得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孝顺。
"以后我们不分开了,"张秀兰拉着一双儿女的手说,"我们要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对,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李强说,"以后我们来照顾你们,让你们安享晚年。"
从那以后,李强和李娟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孝敬父母。
他们把父母接到了新买的房子里,每天下班后都会陪伴在父母身边。
王建国和张秀兰在晚年终于享受到了儿女的孝顺,而李强和李娟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成长。
这个家,经历了分离的痛苦,最终迎来了团聚的喜悦。
虽然失去了十五年的时光,但他们都明白,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重要的是珍惜现在,珍惜彼此。
有时候,最深的爱就是放手,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的艰辛。
王建国和张秀兰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换来了一个完整的家。
晟红网-股票配资交易网-炒股配资网址-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