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6888女子营》,这部影片将目光聚焦在美国历史上一支被遗忘的部队——第6888中央邮政目录营。电影名《The Six Triple Eight》虽然准确,但在中文翻译中却有些小小的误差,把“6888”译作“638”有些让人忍俊不禁。
故事发生在1945年,二战接近尾声,然而在美国的历史书中,几乎没有提到一群黑人女性的英勇事迹。这些女性组成了美国军队唯一一支全由黑人女性组成的部队——第6888中央邮政目录营。她们的任务并非参与前线作战,而是负责分拣被压在仓库中的1700万封士兵家书。这些家书承载着士兵们的情感和对家人的思念,应该是士气的支柱,然而由于种族偏见和官僚主义,这些信件被堆积了数月,未能及时送达。
展开剩余76%电影导演泰勒·派瑞试图通过《6888女子营》让我们记住这群在历史长河中几乎被遗忘的英雄们,让镜头聚焦在这段被尘封的历史上。影片开头通过一封染血的家书引入故事,飞行员亚伯兰在意大利战死,他的家书激励了莉娜参军。虽然现实中的亚伯兰是一个有背景的犹太飞行员,而莉娜与他的恋情是虚构的,但导演通过这段跨越种族禁忌的爱情关系,试图展示黑人女性参军的动力,以及她们为自己争取认同的决心。
影片中的第6888女子营有三场重要的“战斗”:第一场,是与敌人作战,这是不可避免的;而其余两场,则是与自己人以及性别歧视作斗争。她们在佐治亚州接受训练时,必须与白人女性分开乘坐交通工具;而在苏格兰的营地,她们被安排在一所没有暖气、充满霉菌和老鼠的废弃学校里。甚至她们的上司将军哈尔特毫不掩饰地说,“黑人女性只配刷马桶”。这一切并非虚构,历史上的6888营成员安娜·塔里克曾回忆道,淋浴间有“白人专用”的标识,她们必须等到所有人洗完,才有冷水可用。
虽然电影呈现了这些令人愤怒的歧视,但导演通过加入戏剧化的虚构情节,增加了冲突感,使得影片有时显得过于煽情。实际上,莉娜参军的动机并非为了亡夫,而是她在军营中作为护士与丈夫相识。导演简化了这一动机,将其描绘为“为爱殉情”,使得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失去了一部分深度。同时,影片中反派角色哈尔特将军的种族主义言论被过度夸大,几乎成为了一个卡通化的形象。事实上,6888营所面对的阻碍并非单纯的个别反派,而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制度性问题,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一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问题,可能是为了让观众更容易接受。
电影上映后,社交媒体上的“找到她们”活动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通过翻阅家族相册,试图寻找自己家族中曾服役于6888营的亲人。这部电影如同一封迟到的家书,不仅是对已故英雄的缅怀,也是对在世英雄的一种安慰。或许,这部电影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即便是那些被遗忘的“小人物”,他们同样是英雄。历史从未缺席,英雄从未远离,只是历史选择性地沉默了。
电影的高潮部分,女兵们提前完成任务,白人军官低头认错,似乎为这些英雄们带来了一个“完美结局”。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6888营成员回国后并没有获得任何勋章,许多人继续从事低薪的女佣或农工工作。影片通过虚构的“逆袭”剧情为观众提供了心理上的满足感,却忽视了战后仍然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对历史进行了美化,表彰了黑人女性的坚韧与勇气,却未深入探讨制度性种族歧视的根源。这就像是给历史镀上了一层金,表面闪亮,却掩盖了其中的裂痕。
这场被忽视的战斗,这些英雄们,也因此被历史遗忘了。
发布于:山东省晟红网-股票配资交易网-炒股配资网址-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