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这事儿,谁没经历过?蹲在马桶上脸憋得通红,脑子里飞过一万种排毒方法,结果啥也没排出来。
肚子胀、口气臭、脸上还冒痘,整个人像台堵了滤芯的净水器:你说烦不烦?市面上治便秘的药五花八门,什么泻药、益生菌、酵素统统招呼一遍,可就是不见效。
今天咱不说那些“洋玩意儿”,来讲讲中医里对付便秘的三员老将:麻子仁丸、大黄䗪虫丸、苁蓉通便口服液,都是经典方子,一个比一个有讲究。
先说第一个:麻子仁丸,出自《伤寒论》,张仲景老爷子亲笔写的:“趺阳脉浮涩,少阴脉微,大便硬,为脾约。”
啥叫脾约?简单点说,就是肠胃干得像沙漠,水都被身体其他地方抢走了,肠子干巴巴地推不动。麻子仁润肠通便,配伍芍药养血、大黄泄热、枳实破气、厚朴行气,再加上杏仁润肺助气机运行,合起来就是一个温和但有效的“润肠组合拳”。
适合那种大便干结、腹胀不痛、舌红少津的人群,尤其适合老年人和体虚者。
第二个是大黄䗪虫丸,出自《金匮要略》,听名字就挺猛吧?
里面有大黄、䗪虫(土鳖虫)、水蛭这些活血化瘀的狠角色,专治“干血痨”引起的便秘,也就是长期淤血阻滞导致的肠道不通。
这类人往往面色晦暗、腹部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不是单纯便秘,而是身体内环境出了问题。
现代研究也发现,这类药物对慢性功能性便秘伴肠道动力不足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切记不能长期使用,低剂量才是关键。
第三个是苁蓉通便口服液,成分主要是肉苁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出自清代《本草纲目拾遗》的精神传承。
它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产后妇女或者肾阳亏虚型便秘,特点是大便无力排出、四肢怕冷、腰膝酸软。
肉苁蓉归肾与大肠经,既能补阳又不燥烈,润肠而不滑利,是调理型选手。
不过别急着去药店买齐三种药轮流试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体质用不同药。
你要是火旺口苦、舌苔黄腻,那是实热便秘,麻子仁丸可能合适;
要是脸色发青、肚子刺痛,那可能是血瘀便秘,得找医生斟酌用药;
如果是浑身乏力、手脚冰凉,那就考虑补肾润肠的苁蓉派。
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会损伤肠神经,而中药调理从根源入手,副作用小,恢复快,尤其适合慢传输型便秘人群。
所以啊,便秘不是小事,但也不是非得靠“泻”才能解决的事。
找准体质,选对成药,再配合饮食作息调整,自然通畅无忧。
你说你吃了三天药还没拉?那可能是药不对路,也可能是你一边吃药一边吃辣条烧烤……这就别怪药不灵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晟红网-股票配资交易网-炒股配资网址-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