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旅产业正面临一场“增长狂欢”与“身份焦虑”并存的矛盾局面。
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深圳接待游客量迎来新高, 位列黄金周排名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在240小时过境免签、购物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加持下, 深圳入境游订单增长188%,位居全国入境游热门城市第二位。
数据高增长的背后 深圳文旅的记忆点是什么?
在7月10日深圳市政协第111期“发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势,高质量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主题的“委员议事厅”直播现场,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对深圳文旅数据给出最新披露。
展开剩余77%委员议事厅现场。
上半年深圳接待游客9056.52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入境游客1839.35万人次,同比增长31.9%;旅游总收入达1383.62亿元,同比增长13.9%。
这份数据着实亮眼,但高增速的背后,深圳的“头号”文旅IP、最深记忆点是什么?大家莫衷一是。
近年来深圳的“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热度不小。深圳共有大小49座山峰,最高峰位于梧桐山,海拔943.7米。海域规划面积203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260.5千米,拥有50处沙滩和无居民海岛51座。 全城1290个公园,常年绿意浓。
科技创新常出流量爆款,无人机外卖、机器人送餐、夜间灯光秀,刷爆了被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的外籍友人的朋友圈。深圳工业展览馆、华为坂田旗舰店、大疆天空之城等成为旅游热门打卡点。
工业资源优势长虹,也成为近年来深圳旅游资源的卖点品类。多条线路被评为“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20个项目入选广东省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
美团无人机皇岗公园起降点正式启用
但是,记忆点太多,符号化标签难找,这一痛点直接导致深圳难以像上海“外滩”、西安“大唐”一样形成鲜明清晰。使得深圳在激烈的城市文旅竞争中显得“全能却无爆点”。
设立世界级雄心目标 打造“非典型文旅城市”
“流量”和“项目”都是表象,“留存”和“符号”才是本质问题。
今年上半年,深圳召开加快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打造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发布“Amazing深圳”全球旅游计划,围绕好吃、好住、好买、好玩、好行五大维度推出了20个重点内容,“甲亢哥深圳游”就是其中的安排设定。
聚焦“世界级”,吸引全球游客入境游是关键。近年来入境游客增长显著,“免签政策”在其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如何将政策便利转化为长期吸引力?
国际化的“最后一公里”是便利性的体验感。据透露,深圳将继续探索用好入境免签政策,面向外籍游客推出“一城多站联用”,携手香港探索在中英街的跨境旅游管理制度上突破创新,双向开展跨境海岛游。同时也将加强AI产品在文旅旅游的推广,建立多语种的服务专线和一站式综合旅游服务平台。持续完善机场、口岸、商圈、酒店和景区等地方的外文标识和规范建设,营造深圳良好的国际旅游服务环境,包括便利化的支付环境。
提升便利度是基础步骤,超级IP和体验差异化才是关键。
深圳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号召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旅游项目。今年10月,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旅游项目将投入运营,乐高乐园也在加快建设,有望明年落地。并按照“度假+体育+娱乐+文化”四大业态,积极引进洲际、JW万豪、安缦等酒店项目。
同时,深圳还将依托生态优势、滨海优势,加快构建国际邮轮产品体系,发展“邮轮+景区”的旅游产品,并强化科技赋能的标签,推出与顶流名企合作的沉浸式智慧产品,丰富工业旅游线路。
深圳不缺流量,缺的是将流量转化为留存的能力;不缺项目,缺的是将项目升华为符号的创意。与其纠结“深圳的记忆点在哪?”,不如接受其多元复合的本质,认可“科技+滨海+多元文化”的混搭,打造“非典型文旅城市”的标杆。或许这才是深圳文旅真正的破局点。
来源:察理思特
采写:赵文硕
编辑:马静欣、蔡沐伯
发布于:广东省晟红网-股票配资交易网-炒股配资网址-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